文案
2010年人民文学奖得主,鬼才马伯庸长篇力作!
三国时代的间谍战争,见证情报大师诸葛亮的暗面锋芒
一场不知敌人是谁,黑暗中的猎杀与反猎杀
三国最成功的间谍与反间豪杰们的惨烈传奇
从汉中到整个雍凉大地
魏蜀两国之间的灼热战火绵延于秦岭两侧
金戈铁马,风起云涌,这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然而战争不仅有刀光剑影,亦不只是血肉搏杀
围绕着蜀汉新型弩机的诞生
一场无声的战争爆发于不为人知的角落
他们战斗在敌人腹心,活跃于危机四伏的暗面
或者蛰伏在己方内部,从事清道夫的工作
史书不会记录这些事件,也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
甚至同时代的人都不会觉察到这些人的存在
但他们确实在悄然推动着历史,并且不可或缺
因为这是涌动于时代阴影中的壮阔波澜
三国时代秘密情报战线上的生死角逐
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特点:三国,间谍,历史,悬疑推理,出版文
书评
暂无,期待你的反馈!
以下评论来自网络,供阅读参考:
评论1
鲁迅曾经评论过三国演义里的孔明:“状诸葛多智而近妖”。或者是杜甫评论历史上的丞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也许小时将这样运筹帷幄、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先生当做我们心目中的偶像,但长大了觉得这样算无遗策、兢兢业业、仿佛没有个人私欲的丞相,有那么一点不可爱,飘渺的好像文曲星下凡。
这种思想在阅读的过程当中给我影响,让我有隐隐约约觉得诸葛丞相不可能就是打个酱油这么简单,但是看完全书才发现,他不仅是个大BOSS,还果然是我幻想当中的那种腹黑智者。将为了抗蜀而设置的专用双面间谍“烛龙”用于后来削弱甚至铲除同为托孤大臣的李平的势力,有那么点公报私仇的味道。一下子我就觉得这样才好玩,才有“人”味,但是又不到司马懿那样篡位夺权的地步,力道刚刚好,舒坦。
总之,亲王威武!
BTW,身为一个女生对于感情戏还是相当敏感的。据说高柳那一段是某胖子代笔,亲王是不喜欢写这么细腻的东东咩(笑……)。柳萤自尽那一段还是很感慨的,高堂秉虽只是为了工作的逢场作戏,心里还会有一丝难过吧。柳姑娘本身并无罪过,却成了牺牲品。再让他选择一次,他还会伤害她吗?
评论2
我爱乱世,因为乱世出英雄。
那些历史上最自由奔放,充满活力的时代,无不是剧烈变化、毁灭与创造并存,沉沦与兴盛同现的大争之世。白起、庄周、蒙恬、霍去病、郭嘉、罗成…..这些厉害的人物闪耀了整个时代,七雄、楚汉、三国、五代,以及民国也因为他们成了我最爱的黄金时代。
可每个黄金时代,都必定有一群人沦为历史的炮灰。也许他们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他们的身份使他们注定不能为大众所知晓。赤胆忠心的活了一辈子,运筹帷幄于黑暗森林之中,大多数人却绝无名垂史册的可能。他们以能看到新一天的太阳为期待,死亡是他们的最英勇的解脱。他们有个统一的神秘的在读圣贤书长大人的听着不太正派的名字——间谍。
2010年的人民文学奖就颁给了这样一部以间谍为主人公的作品——《风起陇西》。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熟悉的谍战题材作品大约都是《潜伏》,孙红雷把一个GCD卧底的生活演绎的竟然不失活色生香,忠诚又刺激。
而《风起陇西》的主角们和余则成相似又不同——讨巧的以三国为背景,发生在汉魏之间的“历史可能性小说”。所谓历史可能性,就是无论正史野史都未记载,它不一定是真实发生的,但在一个合乎逻辑的框架内,它是可能发生的,是自圆其说的。
马亲王出马,文字上必然是没怎么考究的。段子不少,用一嘴现代翻译腔写三国,竟然感觉萌萌哒。值得一说的是书中唯一一段爱情故事竟然是亲王找人代写的(一个叫DA的大胖子),还写得不怎么样,跟着马老板一起报复社会,明目张胆,令人发指。
说到马亲王,文字都显得不着调了起来。(前几天推送过的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就出自亲王,可谓不着调极限。回复“马伯庸”可查看。)
其实《风起陇西》还是相对比较严肃的作品,绝不是搞笑文学。虽然作者在后记中说“这是一部27万字的恶搞”,但依然不可否认这是“恶搞中的情怀之作”。亲王受克里斯蒂昂•贾克(谋杀金字塔作者)、弗•福赛斯(豺狼的日子作者)、丹•布朗(达芬奇密码作者)影响很深,三位悬疑专家构造了《风起》的灵魂和架构,以及合辙了亲王古怪的阴谋史观——但我不得不说这实在太有趣了!另外,本书的boss是三国史上一位德高望重甚至功高盖主的人物(说不剧透就不剧透),亲王敢于挑战他,想必也是闲的发毛了。
《风起陇西》,四星半,虽然我知道他在胡说八道,但同样看得津津有味。
阅读提示:芭莳圈是出于爱好创办的书评网站,愿为天下爱书人淘遍天下好文!
关注公众号“芭莳圈”,及时获取最新最全推文!
网站运营不易,“芭莳圈”还请到访的书友们能够动动手指,点点页面的广告,助力网站的持续稳定运营,鼓励小懒坚持下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