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莳圈扫文组 Violeta 9.8 分 评价)凯莉和维恩因为无法生养收养了侄女的双胞胎儿子,取名为怀亚特和乔纳斯。
维恩幻想着带着儿子们一起打棒球等,典型的美国父亲形象。然后两岁的时候,意外来临了。
他们的大儿子怀亚特似乎把自己当成了女孩,开始喜欢粉红色的裙子,而不是像乔纳斯一样,认为自己是一个男孩子。
凯莉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这种变化,但是她努力的在学习这一切,以包容尊重的心态帮助怀亚特在这一切中寻找平衡。而维恩却拒绝承认这个事实,他选择了漠视怀亚特的需求,也漠视凯莉的努力,寻找各种途径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而此时凯莉正与兄弟二人的学校老师团队沟通,告诉他们怀亚特的身子里住着一个女孩的灵魂。整个大环境都是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帮助怀亚特成长。
五年级的时候一切变了,跨性别者的存在激怒了保守派(就是否认跨性别者存在的哪些人),为了怀亚特能够上女洗手间,他自己一直认为自己是女孩子,应该像女孩子一样上女洗手间。新学校要求怀亚特使用不分性别的洗手间,而这一特殊对待从侧面否定了怀亚特跨性别者身份。尽管凯莉百般努力,然而他们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
在新学校里,为了不在面对这一切,兄弟二人不得不保守住他们的秘密,而无法正大光明成为一个女孩子,怀亚特变得越来越暴躁。他们不得不寻求医生的帮助。
漠视这一切的父亲维恩看着日益痛苦的儿子,爱战胜了他的观念,所以他决定为怀亚特开始努力,四处演讲,分享自己的故事,毫不避讳自己是一个跨性别者父亲的身份,争取获得大家的支持。值得庆祝的是,他们的努力有了结果,推动了跨性别法案的通过。
这本书描述了以麦恩斯一家为代表的跨性别者为了怀亚特能够获得应属于她身为女孩子的权利而努力与社会大环境抗争的故事。
保守派的固执,案件败诉,学校不合作的态度让这个家庭的抗争显得尤为艰难。围绕着怀亚特,凯莉的努力,无助,为母者强的形象跃然纸上,而维恩的初始形象也代表了抗拒但是漠视的一部分群体形象,而他的转变也是作为一个父亲为孩子爆发了无限勇气,至于弟弟乔纳斯,似乎一直都是姐姐妮可的附庸,他甚至迷失了自己,幸好最后也找到了自己的意义所在。
而妮可,从性别意识的认知,名字转变,生理激素转变,切除男性特征,以女性身份和男生交往,这些变化由小及大,渐渐深入,也代表了这个群体所面对的困难与挣扎。
整体相对宽松的氛围让我震惊。一条平等法案的推进背后站着无数特殊群体的需求,哪怕是在美国,他们的需求也很难被看见。
这一本书的每一个情节都值得去讨论。他以纪实的方式像我们展现了另一个世界,带来的不是震撼,而且这中间过程的努力和挣扎和法案成功那一刻的喜悦,似乎都能与他们共情。是很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阅读提示:芭莳圈是出于爱好创办的书评网站,愿为天下爱书人淘遍天下好文!
关注公众号“芭莳圈”,及时获取最新最全推文!
网站运营不易,“芭莳圈”还请到访的书友们能够动动手指,点点页面的广告,助力网站的持续稳定运营,鼓励小懒坚持下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