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芭莳圈扫文组 甜豆花花儿 9.8分 书评推文)本文是宫斗文中的天花板,在我心里还要超过《清穿日常》。
故事是以明代为背景的架空文,跟真实历史有差别但大事件走向基本一样。
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上位登基,但他对于太子这个擅长文治又过度肥胖的长子不太喜欢,反而对靖难时立下汗马功劳的次子汉王非常喜爱,但废长立幼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何况太子还有一个和祖父朱棣非常像的好儿子,被朱棣称为好圣孙,早早立为皇太孙。
皇太孙的后宫是个香饽饽,孙家走了太子妃张氏的母亲彭城夫人的关系把自家的女儿送到宫里成了预备太孙妃,结果眼看到了结婚的年纪,成祖朱棣却另外选了一位胡氏女做太孙妃,孙氏女只能屈居人下成为妾妃。皇太孙本人却偏心自己的青梅竹马,登基以后硬是废了胡皇后令她清修出家,改立孙贵妃为后。顺便说一下孙后的儿子就是叫门天子瓦剌留学生朱祁镇。
本文的故事背景由此展开。
女主徐循是南京雨花台徐秀才的长女,她家境尚可,虽然是小门小户但衣食无忧,父母也疼爱她,前几次选秀父母都下大力气花钱帮她躲了过去,偏偏这次选修非常不巧,被选人的太监抓个正着,太监看徐循容貌美丽立刻把她挑中了。这次选秀不是选宫女,而是给皇太孙选妃。
徐循懵懵懂懂,一路过了好几关,最后被选为太孙婕妤。
皇帝看中的胡善祥成了太孙妃,原定的太孙妃孙玉女在太子夫妻的坚持下成了太孙嫔,而为了不让太孙嫔看着太尴尬又顺手选中了徐循和何仙仙成了太孙婕妤太孙昭仪。
皇太孙内心最爱的女人还是孙玉女,至于正妻胡善祥跟他确实互相都不喜欢,何仙仙和徐循对他而言就是解闷的。
徐循从刚入宫时位分最低最不受宠的小婕妤一路成长,最后反而成了太孙心里的爱人。
本文主要就是讲徐循一路升级的故事,有点爽但不多。徐循一直不是男主的最爱,而且过得也没那么快乐。
这篇文很清楚地描写了一个让人心酸而恐惧的故事,那些美好的女人,漂亮聪明可爱的女性角色们如何一步步变成另一副样子,让人得出结论,封建社会和可怕的权力欲望把他们变成这样。如果不是封建社会,她们还有另一条路走,如果没有可怕的权欲,她们会是另一种结局。封建社会把人变成鬼,权力欲望把人变成怪物。
而女主徐循是里面最清醒的人,她从始至终坚持了底线,不忘初心,只有她还是人,不是怪物不是鬼,而其他人早就开始吃人了。
在明知道胡后被废孙后上位成为定局的时候,女主坚持不肯支持孙后,仗义执言说孙后阴夺人子德行不配为后,哪怕皇帝发怒将她打入冷宫一应待遇如同宫人也不后悔,女主安排好身边的太监宫女,搬进冷宫自己打水洒扫活得悠然自得。
女主知道殉葬以后非常害怕不肯殉葬,男主问她时她没有说谎而是说出了真实想法,阿火皇帝就了不起吗?你是我丈夫又如何,你死了我就是不想跟你一起死,你死了我要活着我还要活得更好!
这段话出来时候真的感觉是女主的人性高光。
男主是个典型的封建君主,他的心是个榴莲有很多心尖尖,最爱孙玉女却也能睡其他女人,最后又把女主放在了心上。一开始她宠女主有点赌气的意思,但最后他的心确实朝女主偏移了一点。刚开始知道女主不肯殉葬他很生气傲慢地认为他的女人应该心甘情愿的为他而死,还打女主。
但后来男主爱上女主了,决定不让女主殉葬,还把一直爱慕女主的太监柳知恩调回来让他保护女主。
男二柳知恩其实在里面篇幅很少,其实他在书的开头就出场了但是一直没有单独的描写,直到后面才说女主这里不够人使男主就把自己那里的太监派了一个给女主,这个太监就是柳知恩。
柳知恩出现以后非常会办事,给女主帮了很多忙,而且他们想法很一致,有点心灵相通的意思,但并没有私情,女主在他走后也只是想要是柳知恩在就好了,他一定能办到,他一定能懂我。
后来为了废后立贵妃的事情女主被打入冷宫,太后想救女主出来但不知道男女主心结在哪里,柳知恩虽然知道但是私窃禁中语是死罪,但他明知是死罪还是说了出来,皇帝看出来他爱慕女主,把他调到南京去了,后面皇帝身体不好了,为了女主他又下令调回柳知恩。
不过柳知恩这个形象确实比男主还好,虽然是太监但给人感觉就很帅。
其他几个配角写得也很不错,尤其女配角,只重利益不重感情的孙玉女,超然物外的胡善祥,精明能干杀伐果决的张太后。最有意思的是何仙仙,她直接跟女主说了她不喜欢男主,嫌他又黑又壮人还不行,不如自己动手舒服。几个人的关系一直在变化着,但不突兀,只让人感叹皇权的可怕无情。
所评书籍:《贵妃起居注》作者:御井烹香
阅读提示:在线看正版小说请关注公众号:小芭推书!芭莳圈不提供资源,请大家支持正版!PS:近期盗版猖獗,“芭莳圈”原创书评和书单,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若强盗行径,天地宇宙可鉴,视违规转载方(+胡乱攻击方)默认将这辈子的所有好运归芭莳圈站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