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莳圈扫文组 凯旋 8.9分 书评推文)第一次看到这个作者,文笔非常熟练老道,以女主第一人称写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其实是很难的,往往会导致从女主一方面来片面地讲故事,但是作者非常好的运用不同的视角,把这个故事写的非常丰满,有血有肉,特别是两个主角的人设,都塑造的非常现实,非常立体,不是完美人设,但是都非常有吸引力,与众不同,让人耳目一新。

男主,林州行,可以称之为一个长着一颗小虎牙的富三代,貌似温柔多情矜贵的阔少爷,实则漠不关心拒人千里之外,同时又是一个深谋远虑隐忍善谋心思巨多的腹黑霸总。

故事的开篇是比较普通的,加上这样一个沙雕书名,开始不是特别吸引我,大概觉得前面有十几章,让人感觉好像是废话摸不清主题,但是看到后面慢慢地就理解了这些铺垫,这也是这篇文章的巧妙之处,没有第一开始就把男主介绍出来,而是慢慢地从别人的眼里和嘴里,给我们的林少画一个轮廓,由远而近的一种感觉,慢慢映在纸上:

从一个表面上人见人爱只会花钱,到处沾花惹草随便谁都能追上的花花公子,一直到一个隐忍的一心为母报仇的狠人;然后一步步到一个不择手段的疯子,又慢慢的转变为一个痴情的在大学里面就暗恋失恋,对女主一见钟情的这样一个男子,同时有着一种不肯交付坦诚信任的这种离世人格,最后又刻画出一个深情的霸总追妻的这样一个形象。

“从我遇见林州行开始,他性格的底色就总是带点灰调的,柔和的,或者说淡漠的,偶尔露出尖锐的部分,更像是某种“没藏好”的不小心,像是衣摆内衬中露出的一小截匕首。”

“曾经的林州行对于很多事情都是无所谓的态度,有一种懒洋洋的少年气,心思细致,眉眼一弯也就显得温柔,如今这份少年气已经全然褪去,细腻沉淀成为缜密,脸上神情淡漠,更让人难以看透。”

最最最特别的,这是一个有虎牙的男主。作者是如此偏爱有虎牙的男生啊,这篇文章里描述了男主的虎牙不下20次!在各种各样的情形下,开心的时候隐藏心思的时候,得意的时候,隐忍的时候,疯狂不屑于顾的时候,激情接吻的时候,还有伤心的憎恨的时候。。。

“舌尖舔了一口露出来的虎牙尖尖”

“他哈哈大笑,可恶的虎牙果然耀武耀威地冒了尖尖”

“有些烦躁地半眯起眼睛,舔了一口嘴里的虎牙”

“林州行紧紧蹙着眉,见我唤对名字,眉目终于舒展开,夸奖似的笑了起来,露出他嘴里那颗阴森森的虎牙”

“林州行松了口气,但依然紧张,小心翼翼地盯着我,舌尖顶过那颗顽固的虎牙尖尖”

“难免得意地舔了一口虎牙尖”

哇! 作者笔下这样一个有着尖尖小虎牙的男主,活灵活现,真的很难让人不爱啊!

如果说男主的小虎牙是他的最大特点,那么对女主来说,外貌上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就是一双杏眼,邓清是一个比较偏瘦的女孩子,五官小巧,温和细软,但是与外表相反的是她的个性,个性比较独,所谓的独就是不依靠任何人,看似随和但是小心翼翼地把自己隔离在圈外,无论怎样都守住自己的本心和独立的人格。

“我可以为了你做你的帮手,但我不会为了你做你的傀儡,我不会给你永远掌控我的安全感,也不会承诺无论发生什么都永不离开永不背叛,我们的关系由我们两个共同决定,谁都不会是唯一的主导者。”

“而我,即使爱你,即使站在你身边,也始终都将是我自己。”

总之,这两个人的共同点就是,“装”:明明彼此有好感,谁都不肯先开口,所以冷眼旁观对方谈恋爱蹉跎了大学四年,又装了三年老板和下属,直到最后被形势所迫而结婚。

“从前我有一种错觉,以为这是一种默契,后来又有一点更深的错觉,以为这是一种爱意。

但现在我明白了,这是一种安排。

是万万够不上“合作”两个字的,这只是一种安排,一种上下级雇佣关系,既然是雇佣关系,那么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是因为他们的婚姻状况有点怪——没有恋爱过程,以一纸协议开始,然后被绑上战车,经历了一番常人难以体会的跌宕起伏之后又惨烈的决裂,销声匿迹分居三年,劳神耗力的和好,重新住在一起,然后上班、上班、上班。”

复杂的家庭背景,富二代的母亲,凤凰男的父亲,还有一个黑道的美女蛇,这个男孩子从失去外公,看破父亲出轨,柔弱的母亲车祸身死,于是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富三代慢慢变成了一个处心积虑隐忍只为报复自己生父的这样一个狠人角色。

母亲追求爱情的惨痛教训,让他早早地成为感情的绝缘体:

“情绪和情感只会成为让人下场惨烈的致命弱点,他早就下定决心,如果有一天,他会爱上一个什么人,即使爱得发疯,也绝不会让任何人知道。

甚至是对方。

或者说,尤其是对方。”

多么地惨烈,多么地让人痛心!

还有一段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描写男主穿着一件普通的绒线衣服,“孤零零的,像被洗衣机甩干扔在一边的玩具熊似的,团在那里”,没有人搭理,那种孤寂、孤单离世的这种感觉,写的让人觉得非常可怜,栩栩如生,不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不论是富三代有钱少爷,都是需要爱,需要人关心的,也想要像洗衣机里被甩干的小熊一样,“坦然地在阳光下,晒干自己湿漉漉的灵魂”。

女主邓清是一个善良、正义、感情非常丰富的女孩子,很多时候大家都觉得她比较容易相处没有杀伤力,相比之下,男主像一个比较神经质的商业奇才,天才总归是有自己的病态的一部分,所以他有很多疯狂的举动是常人不能够理解的,只有她能够理解,两人的各种默契真的是让外人抓狂。二姐嘴里跟林少相处一天就想毒死他,常人无法走进林州行的世界,只有女主能把他拉回到正常人的这个世界,让他拉回现实。

“他坦白一切,手持匕首和绳索,只为了吓走她,但没想到她向他走来,此前她从来没有过一次主动涉水向他走来,偏偏只有这一次,在他即将溺死的时候。

邓清愿涉水而来,他不可能拒绝,溺水的人会抱紧任何一根浮木,即使她无法承受,他也不可能放手。”

对林州行来说,邓清,是他不愿承认又无法忽视的特别的存在,是他心里的一棵树,生根发芽,永远生长,而他,是缠绕着她的藤蔓:

“她一个人站在那里,很安静,像一棵树,这个比喻很奇怪,但是他近来很沉迷于这个比喻,有时候也会梦到。向着天空,向着阳光,无论你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树都在沉默的、毫不动摇地,缓慢而执着,持续生长着。”

“可是她承受住了,而且很平和,并不觉得痛苦,甚至安抚和消解掉了他的痛苦,虽然她也流过眼泪,但内心不曾动摇,这实在令人安心又着迷。他沉溺于她冷淡的、平静的、稳定而自我的灵魂。”

 “她的身体柔软,抱起来很暖,靠在他怀里,靠近心口,她就像从他心里长出来的一颗种子,七年来的根系爬满了血管和皮肤,他只有靠近她才能获得养分,因此他紧紧地抱住她。”

“没有人能改变她,他只能缠绕着她,吸食和依附着她,”

在这个文章中女主有三处高光亮点,体现在她如何帮助他力挽狂澜:第一个在千钧一发的危机时阻止了林少去运用犯罪手段去捣乱降低股价,这个和姚叔的劝阻也有关系;第二个就是与汪兰在狱中最后的一面,从她那些因为嫉妒歇斯底里发狂而泄露出来的言语当中,觉察到蛛丝马迹,推测出林父的犯罪证据所在;第三个就是从小儿子那里就仅仅几句话就把小儿子打动,让他交出了证据。

最精彩的就是在公司股票暴跌走投无路,陆少趁机趁火打劫的时候,林少是抵死不肯投降,不肯卖股份,这个时候女主做了一件自称“让他永远恨她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股份卖给了陆少,让陆家融资进来,公司才能起死回生,即使两人都明知道这是一件正确的选择,可是从情感上来看,这就是女主背弃了他。

但是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女主在男主最难的时候帮助他,可是到了女主的那个家庭生意濒临破产的时候,彼时男主公司也是最难的时候,现金流断裂,股价跌到低谷,男主也无能为力,就说要等,但对女主来说,这就是男主在公司和她之间选择了公司,失望至极,这也成为导致两个人感情破裂的一个导火索,在最需要的时候无法伸出援手,资本逐利,锦上添花容易,但是雪中送炭是不可能的。

文中形容林少是一把出鞘的剑,“锋芒剑好,一旦出鞘,会割伤别人,也会割伤自己”,而我们女主邓清,就是他的剑鞘,很多时候呢,这个这样一个比喻,是让人非常的有一种武侠风的这种感觉。

正如作者所说:“他倒是很有几分过去造反小王爷的觉悟,知道时机未到力量不够的时候先装弱装疯”。

整个故事,让我莫名就会感觉到一种古代的,宫斗或者谋权的一些影子,特别是在第一部分这个男主跟他父亲斗完之后,父亲下台,推举他做下一任董事长,林少虽然大权在握,面对公司的千疮百孔四面楚歌,从此变成孤家寡人的这种感觉,特别像古代的谋权文,这种感觉也很有意思。

至于情节,我觉得最精彩的部分,其实上部分商战的那一部分就是一个完美的高潮:在做空的过程中,男主是拼上身家性命地布局,几近疯狂地煎熬,最后终于把父亲从董事会里面驱逐出去,夺回了那个他外公的公司,这一段商战,包括股市动荡投机投资,融资借贷这一段描述的是惊心动魄,非常精彩,还有同时这个切入点是零售便利店的集团公司,跟百姓息息相关的,这种行业也是非常的有代入感,很容易理解。

“这就是在赌,我还是这样想,他已经拥有常人眼中难以拥有的一切,但却打算把这些东西都像落叶一样点燃,自信自己能驾驭住熊熊大火——不,他并不是自信,他只是做好了所有准备,甚至是最糟糕的那种——他已经准备好让大火焚毁自己,一无所有,而他最后的理智和温柔,竟然是用来告诉我——快跑。”

这篇文章可以作为一个豪门复仇文、商战文,也可以当作总裁追妻火葬场。虽说也是从校园到婚纱,其实是非常不一样,男女主之间的各种暧昧拉扯,分分合合,你追我躲,各种互相伤害,互相折磨的过程,成就了一个有甜有虐有苦涩的动人的爱情故事。

作者的笔力真的很强劲,流畅老道,在叙述的过程中非常自然,从女主的角度,从不能确定不敢爱,从喜欢暧昧,到勇敢的去爱,又从爱到猜疑又到恨,然后从恨又到不舍得,这样一段一段的心理历程,这种奋不顾身全心投入想得到回报却无望,爱的越多期望值越高也越容易失望的这样一个过程,描写的让人感同身受。

“他那么聪明细致,那么会“装”,无论在经历什么都能冷静,但其实也敏感脆弱,这一面只有我知道,我却用来刺伤他,可如果不是他自己默许,我又有什么筹码能真的伤害到他?

只是因为被爱着罢了。”

二姐教她怎样才能做到“无论怎么选择都不要后悔”,真的是字字箴言:

“首先,永远都不要假设,不要回头看。”

“其次,选择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怎么经营你的选择,是很漫长的。”

“最后,一定要选你自己真正想选的,不要将就。”

整体来说,这个故事情节是非常有趣,各种人物的刻画描写都很是生动形象,非常吸引人,紧张悬念中带着一些幽默,有张有弛,好的文要吸引人,一定要有些小人物来调剂,时不时地出现各种各样的幽默搞笑的对话,让你忍不住笑出来,这篇就很好,除了二姐和亮亮,还有郑郑,小助理王瑶都是非常可爱的人物形象。

其中颇有意思就是画家郑郑的这个角色,一个人的奇葩店永远没有销售额,没有客户,却奇迹般存在,这个我觉得可以说是整篇故事当中的一个特别的亮点。

郑郑的人生观那段话也是让我感触颇深:

“以后回顾我的一生,我就可以说,我创造出了一部漫画。”

“不然怎么回顾这一生呢?就说我工作了,然后赚到钱,然后花掉了,然后继续工作?”

平凡人的一生,能够留下来,留给后世的东西,本就不多,如果能够创造出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种满足。

包括女主的爸妈,这种平凡夫妻之间的争吵,普通民营企业家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像姚叔这样的大民营企业家追求的客户至上的这样一种使命感,与新一代的企业家以利益为上的这样一批人相对比,企业信念的传承,也让人在看文的时候有很强的亲切感,代入感。

关于两个人之间的纠葛,我觉得写的非常精彩,不管是柔情蜜意然后彼此暧昧的那一段,还是心心相印携手共同对付他老爸的那一段,或者是随时随地彼此心有默契,还是那段拔剑弩张口出恶言,不停地往死里去攻击对方,用最恶毒的语言去伤害彼此的那段,都写的非常真实,让人仿佛亲临现场,看到两个人相爱相杀,然后又相恨,爱之多深,恨之多深。

“可我们两个不就是这样吗?就算相爱也互不相让,恶劣得半斤八两,林州行的可恨常常让我怀疑,到底喜欢他什么啊?
不知道啊,就算不知道,也还是喜欢,就算吵架冷战,也还是喜欢,人就算能骗过别人,也骗不过自己的心,我讨厌你,可我还是爱你。”

特别是彼此猜疑,两个都是太理智太聪明的人,文中多次提到女主以为男主只认可她的聪明,女主也觉得男主太聪明,太聪明的两个人谈起恋爱来反而更累,所以他们两个的十年与二姐跟亮亮的十年是截然不同的。二姐和亮亮是比较有烟火气息,彼此坦诚相见的那种相杀相爱,而这两个人是一种隐晦的相杀相爱,彼此退缩,谁都不愿意去主动迈出一步,所以这两个人的恋爱就格外的累,花了七年时间遥遥相望,陪伴又蹉跎,等到终于走在一起,却把时间花在了闹别扭和冷战上。

“何况无论真相和事实怎么改变,我们曾经对彼此说过的恶言,都仍然会像碎玻璃一样散落在心房和回忆中,是收不回去也捡不起来的。

当我们把心底的恐惧和秘密都剖给对方,坦诚换来的不是心意相通,而是血淋淋的对峙。”

两个人相爱中,这两个人究竟谁先去迈出哪一步?林少说,既然你迈出了第一步,我可以迈出那九十九步。其实对于我们女主来说,她也是希望林少能迈出第一步。即使他去到她的家乡城市开公司,有的时候心里有感觉,但是就是不肯说出来,即使猜到对方心里怎么想,但是就无法用嘴巴说出来。这种纠结的难猜的爱情,其实这部小说里面最好看的部分。

“爱是一种本能,但经营爱情的能力不是,有的人更有天赋,有的人则差一些,不过不管怎么说,捷径是没有的,二十岁的时候没有用心思花精力在这上面,即使到了三十岁,也无法突然间无师自通。”

“感情在博弈中不是一种主观关系,而是一种客观筹码,并不是说不可以兼顾,但你绝不能亮牌太早。”

爱情,真的是很难说谁对谁错,特别是不得不将爱情,与亲情与权力与利益与权势做比较,真的很难,有的时候很难分清到底应该选择什么,因为往往如果失去了权势,其实就失去了拥有爱情的基础,但是往往如果选择了利益,就意味着放弃了爱情,所以是非常矛盾的,现实更加残忍。所以我觉得两个人的这种纠缠,这种利益纠葛,书里描写的非常生动,作者对人性的各种剖析,两人相爱又不敢爱,然后又太聪明,又太知道对方怎么想的,这种相互拉扯描写的非常生动。

“而那时让我觉得可恶的林州行,也不过是一个语焉不详聪明又骄傲的家伙,就算经历过那场意外,我应下他的邀约来到这里,也仍然天真而自信的认为,感情或者合作,只要我舍弃其中一个,就能谈好另一个。

如今看来,乱七八糟,就像裹在一起的毛线团,每一根麻线的线头都无从追溯,我们如何变成今天这样,我说不清楚,我们之间是喜欢、是爱、是恨、是委屈、是怨怼还是失望,是利益还是合作,是心甘情愿还是别有所图,全都说不清楚,我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他的侧脸。”

反而我觉得职场的部分,是有些欠缺的,亮点主要在两个人,互相防备,互相猜疑,爱到骨子里,恨到牙根痒,互相伤害又舍不得的这种感情纠葛,描写得真是非常到位。

“他爱她的方式,像解一道数学难题那样毕生钻研,而她回应的方式,则是努力成为对弈的棋手。”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是一对精神高度紧张的关系。”

文中有很多名场面,如看女主弹钢琴,看萤火虫,看烟花,然后在海边表白,还有露营,都特别好看,还有就是男主一直吃女主几个前男友的醋,然后女主也会吃这个男主当年随随便便就被追到的各种前女友的醋,看起来非常搞笑,正经中带着诙谐自嘲,其实是爱你爱到发疯。

“花火燃尽,夜空里飘着淡淡的烟,四周又归于静谧,只剩虫鸣,我想无论此后我们的结局如何,我都会永远记住今晚,记住此时此刻,这个林间夏夜中的美好心动。”

文章当中屡次提到的一个场景,就是两个人在大学第一次相处就是一起在学生会守夜,那一段刚开始写的让人有点不知头脑,从女主的视角讲,两个人只是比较无聊的打游戏,可是后来从男主的世界讲,则是很多的好感而愿意去亲近呵护,其实想想也是,如果不是对这个女孩子感兴趣,哪个男生会初见就陪着她守一整个晚上?所以我就感觉女主其实是感情上非常后知后觉,正如男主所说,她像蜗牛一样,有她自己的壳,她不愿意去主动表白,谨慎小心,永远选择对自己最安全的感情。
 
“人生那么长,比爱情重要的事情实在太多,但被爱是人永远难以抑制的渴望,偏偏这渴望的幼芽,又只能根植在别人身上,又或者像一把闪着寒锋的匕首,总是握在别人手里,如果这个人……是林州行。”

等到她终于承认自己是爱他的,而他已经不是当年的他了:

“他穿着一身昂贵行头,细节处也十分精致,宝石袖扣闪着很细密的光,外套上扣着一枚沉甸甸的胸针,还是那么好看的一双手,手指细长,无名指上叠戴着两枚戒指,黑色的碎发半遮着那双我再熟悉不过的眼睛,但其间的神情却是我所陌生的。”

作者的笔力真的令人佩服,在人物塑造方面,女主的形象塑造的一级棒,首先是以第一人称,从女主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对景色人物的描述大都是平淡的不带感情色彩,好像第三人称,但是有很多时候,看到大段大段女主的内心独白,常常有种感觉好像她有另外一个灵魂,跳出了画面游移在所有人之上,冷眼旁观她的爱情,她的心动,她的人间生活。从外面去看这个女主,看这个整个故事。

“这就是相爱了,相爱并不难演,对不对?对视,微笑,搂着腰揽着双肩,婚姻原本就是一纸经济契约,大家被共同的利益绑在一起。穿着华服,提着裙摆,在水晶灯下面扶着对方的手臂跳舞,在众人的目光中享受被艳羡、被议论、被赞美,会有很多人说你们天生一对,郎才女貌,也会有人说,看来都是传言,明明如此相爱。”

经历了种种波折,她终于看透了林少也认清了自己,她用自嘲来掩饰自己的内心, 不愿意因为对感情投降而放弃自我:

“那当然了,我心想,我这个人,最擅长的就是投机取巧,不会正面硬刚,也很少为了什么目标奋力一搏,犟的人从来都不是我,而是林州行。”

“我只是觉得,好像那样,更像是被珍视,被在乎,但也只是“像”罢了,我也知道那只是“看起来”,那只是“好像是”。”

“是的,如果我爱你,你也爱我,那就是相爱了,我原本以为这话很难出口,可居然听在耳中如此的轻描淡写,原来这三个字什么都不能代表,只是拆开的音节罢了,人心是多么遥远的东西,即便说出口,都分不清是真的,还是假的。”

当两人感情危机终于到来不可调和的时候,她像个旁观者一样冷静地去分析这段纠葛,一针见血,字字如刀: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既然信任、感情和爱是拉扯不清说不明白的东西,那就让我们都理智,理智多好啊,非常有利于在混乱的局面里干净利落的直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再从情感逻辑讲——不,没有情感逻辑,不确定是不是一种保护机制,又或者是没有力气,再说也没有时间。感情关系是一种奢侈品,只有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坐在咖啡桌旁调情,足够松弛,才有余力沟通。

可是我们没有时间,我们总是没有时间沟通,永远有更重要的危机,水始终淹在胸口之上,感受和感觉不是最重要的事,不被考虑,可是人又是有感受和感觉的。

多么矛盾和合理啊,我们终于走到了,彼此之间隔膜层层,连解释的时间和必要都没有的这一天。”

整篇文章我觉得最佩服的就是这个作者的逻辑性非常强,所有的伏笔,所有的隐线到最后都会画一个闭圆,首尾呼应,包括我们男主在大学时期里某些莫名其妙的一些举动,两人的屡次错过,最后都被归结于原来如此深情却无法倾述的这样一种情结,很多小细节的描写也是非常感人,比如一直压在玻璃底下那张当年演唱会没有去成的粉红色门票。

林少是如此用情至深,把自己的公司取名“兰堂”科技,取自古诗词《诉衷情》:“兰堂帘幕高卷,清唱遏行云。”,文艺地隐晦地包含了两个人的名字。可是他就是做不到对她坦诚,于是每一次都推她离开:

“他这话没头没尾,突然而至,我反应了一会儿,很快就意识到这个场景和这个表情是令人似曾相识的——在夜晚的甲板上,在医院的病床前,每当林州行做了什么决定,他总是先想着吓走我,区别只在于这次他更温柔,可依旧没有坦诚,他还是什么都不告诉我,却希望我离开。”

“第一次,他说,邓清,不要和无耻的人在一起;第二次,他给了我一周时间考虑;这一次,在启动那个无可挽回的计划之前,他同样留出了让我离开的空隙,他想做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所以自愿抛弃所有绳索,这就是一直以来林州行真正想做的事,从来没有变过。”

虽是现代文,但我总有种看古代权谋文的感觉,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两人猜疑一开始,我特别能理解女主的愤怒:就算全世界都可以怀疑我,唯独你不可以,我就是要你的信任。越是爱,越是期待太多;等到没有期待,爱也消耗差不多了。

所以我不再会说“我对你很失望”。

我会说“我对你没有期待。”

过往种种如流水,面对林少的各种求复合,她仍能做到冷静如斯: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下一次危机来临,那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还是要像上一次一样,各自为自己的利益,厮打在一起吗?

那有什么意义?

曾经拥有过甜蜜的纠缠的痛苦的漫长的感情关系,我并不觉得后悔,只是不想重复第二次了,谁能保证这不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莫比乌斯环呢?”

这篇文章之所以吸引人,还在于紧张悬疑中带着的各种幽默。

比如女主撕衬衫那段,“我莫名从这声音里面找到一点发泄的快意,专门挑贵的,越撕越开心,忽然很能共情到红楼梦中晴雯撕扇的快乐,心有戚戚焉。”

然后画风一转, “不对!我咬牙切齿地否定自己,我又不是他林少爷的丫鬟!”

还有男主受伤后唧唧歪歪要女主给他煲粥:

 “他这个表情,看起来很像我在粥里下了毒,然后打算美美收拢巨额遗产,卖掉所有股份套现,开开心心地当个富婆寡妇。”

男主磨磨唧唧想靠近她又找不到理由开口,咬着烟卷看着前方黑漆漆的一团树影,默默地等着烟花燃放的时间,气氛寂静且凝固,突然听见她在身旁说:“能借个火吗?”。。。

唯一有一点不能够理解,就是男主同父异母弟弟的人设有点离谱,这个弟弟是高中出国,没有道理是那么善良的专情的一个男生,因为他有那样一个自私阴险的小三母亲,然后一个唯利是图的父亲,所以这个弟弟的人设有点不合理。

还有一个比较刻意的描写,就是陈少和罗家二姐的这两个人物形象。作者形容来说,陈少和林少看起来南辕北辙,实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只要看到机会,都心无旁骛,这两个人外表上看起来都不像赌徒和投机者,一个冷心冷情,一个春风和煦,却一个极爱冒险,一个极有耐心,不能说是唯利是图,但确实是无利不起早。有这样一个鲜明对比当然是好的,但是没有必要人人都爱女主吧,陆少的追求就显得有些刻意了。他与她的感情问题从来不是爱或者不爱,无关他人,没有情敌,她所纠结的一直是,他是否把她把爱情放在第一位,在小女生的心里,当然希望爱情应该是第一位,而男主显然不是这么想。

至于罗家二姐,原本商业女强人的人设不错,最后硬拗出两女争一男的剧情,就有点刻意,虽然作者在设计这些俗套当中加入一些诙谐的元素,根据剧情本身的发展,也有一些合理性的存在,但是整体来说,陈少和罗二姐,我觉得塑造的有些勉强。

反而我觉得男主妹妹的角色,小女孩,这样一个试管婴儿的存在,其实是用来挽回父亲的一个手段,让整个这个故事显得非常的又残忍又丰满,非常现实,没有亲情只有威胁利用,但是男主还是对妹妹倾注了很多感情,她是他唯一存在的亲人,所以当中妹妹失踪的这一段,男主女主两个人矛盾激化相互猜疑的这段是写的是非常的合情合理。

文是好文,但是这个名字书名真的是非常的无语,让人一眼看上去就不靠谱。我在整个看文的过程当中,无数次想到,没错,这个书名是非常点题,老板非要跟我结婚,是跟整个故事非常有关系。而且作者在有意无意当中也好几次提到过这个主旨,貌似老板和员工的结婚之事。可是我还是觉得这个名字配不上这这篇文,很难成为经典。但凡有一个更文艺一点,或者说更悬一点的一个书名,会让这篇文章更具有吸引力,提高一个档次。而现在这个书名实在是太大众太流行了,过了十年,也许几年之后,很难再被记起来。

总体来说,其实可以给九分以上,但是因为这个书名书名实在太沙雕太直白,我是不明白为什么作者会起这样一个书名,两个人的公司叫云棠,取自于古诗词,还暗含着两个人的名字,能够想到起这样浪漫一个公司名字,怎么会搞了个这么个书名,难不成这书名是编辑的主意,就是为了博眼球。。。

整篇故事来说,作者的笔力真是强劲的,故事不论是从人设还是情节,还是构思,都非常巧妙,非常合乎逻辑。故事的切入点,不论是商战、金融战、股票争夺战,还是豪门的恩怨纠葛,写的都是非常入木三分,真实可信,整个故事有着非常强的可看度,堪称商战言情文的精品!

所评书籍:《老板非要和我结婚》作者:没有羊毛

阅读提示:在线看正版小说请关注公众号:小芭推书!芭莳圈不提供资源,请大家支持正版!PS:近期盗版猖獗,芭莳圈原创书评和书单,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若强盗行径,天地宇宙可鉴,视违规转载方(+胡乱攻击方)默认将这辈子的所有好运归芭莳圈站长所有!

原文链接:https://www.basequan.com/77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