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莳圈扫文组 luki 9.5分 推荐)陆咸鱼穿越了,点满了自己的武力值,拥有一把超位面科技的“黑刃”,但她来的时代是汉,准确点在汉末,这个年代,5魅狗想要混口饭吃,就打工吧,从杀猪做起的那种……

这是去年看了90%的书,冬春交接的时候差不多熬了半个月的大夜,每天都沉浸在这本书里,后来生活里有了其他事,就一直没收尾。其实也是因为觉得这本书太好,自己无论怎样写评价的话都配不上它,于是一直搁置。听说作者开新文了,于是决定把收尾部分读掉。因为已经过了太久,记忆里仅存的都是那些忘不掉的东西,于是觉得,反正无论怎样都配不上这本书,不如写吧,写下那些记忆最深刻的。

值得在开头再次强调的话:无论我写了什么,都配不上作者这本书,配不上ta为这本书付出的东西,说到底我只是一个看客,一个动动嘴皮子的人。我认为每一本书都有它的缺点,这本书也一样。但我相信,虽然晋江不是诺贝尔不是茅盾文学奖,作者也不是人人文豪,但总有人是怀着要写一部好作品的心态在写东西的,比如,《三国打工人》。

续接首段内容,陆咸鱼进了洛阳城,只想在这里做一个升斗小民,虽然好不容易有了落脚地,但那雄伟的城墙并不能抵挡乱世的风雨。她也在这个过程中亲身经历了汉末的小民生活:在一波波的兵马面前,小民可能不如草芥,毕竟草踩弯了还能挺起来,小民呢,不过是一挥剑,人头落地,一个家垮了。三国里的任意一个角色,哪怕是前期无法无天但很快被灭掉的董卓,压在百姓头上那就是天塌了,仿佛没有尽头的灭顶之灾。原来这便是三国吗?读的时候能够感受到那种绝望感,毕竟如果我们穿越到三国,大概率不是大将军不是谋臣甚至不会是个玛丽杰克苏主角吧,英雄风流的时代,却是另一些人呼吸都好艰难、从生到死都发不出一声呜咽的时代。正是因为绝望成为一种惯常,于是本能地活着、少去思考那些“离经叛道”也成为惯常,这也正是主角前期的状态。

(顺带补充一句,主角咸鱼,此时因为古人大概实在不相信有人叫“咸鱼”,于是将错就错成了“悬鱼”。)

从洛阳迁都之后,悬鱼终于和三国“大人物”有了一些更深的交集,她因为张辽的赏识与举荐来到吕布府上,认识了一群并州汉子。在这里,她看到那个“人中赤兔”居然苦恼于妻妾斗法,以比她还不会说话的吕布为主,一群汉子堪称狗魅大本营。也是在这里,女主锻炼出了一些适应这个时代的本事,因为她终于明白,光凭侠义之心和一柄神异的剑,能救自己却保不住在意的人。在兵营里,女主受到了高顺的训练,从抄写士兵的籍贯庚齿开始认字、熟悉士兵,也渐渐知道为将者需要知兵爱兵。当然,也是在这片地图上,她发现只爱士兵不爱百姓的吕布不是自己的明主,她领略了古代战争如鬼神般骇人、地狱般残酷的阵仗,她失去了邻里家园的安定,也知道了自己外挂武器升级的秘诀居然就是失去家园!

吕布篇之后便是刘备篇。刘备出场就结识并关照了五魅狗主角,后续女主发现刘备对百姓的仁爱之心,决定留下,从此处开始的剧情也就没有那么残酷现实了。最后,总归女主是帮助刘备统一了天下,作者也照顾到了魏吴等地的各个风流人物的相关情节发展。

情感方面,本文为bg,但主体看着都像无cp。虽然也有一些喜欢女主的名士名将(虽然女主前期被误认为男性),但感觉并不算是买股吧——可能因为我买对了……当然,为了写这篇书评重新回去看了开头部分,我感觉箭头指向还算明显。全篇其实基本上没有集中写情感戏,到番外男一的部分才集中笔墨写了一下。

因为是大制作大长篇,作者真的写了很多很多三国人物,鉴于我不是高级别原著读者or相关历史爱好者,难以评判有没有ooc。但我感到出现的人物基本上都有侧面有棱角,人生历程也有头有尾吧,因为阅读时间过长,其中一些像田国让、太史慈、孔北海之类的故事都忘得差不多了。

我很喜欢印象也比较深的是吕布和董白。陆陆续续看了一些三国同人,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吕布,所以这篇文算是投我所好。这篇文里的吕布,延续了一贯的不会说话形象,他是一个大条的人,却又是对自己的处境,对战争相当敏感的人。他很清楚自己在王司徒眼里不过是剑客甚至只是一把剑(一个物件),但他也明白“不甘心的武将”是什么下场(董卓)。因此我觉得吕布是个明白人——他明白活在世上有些东西不该明白,不该放在心上,于是他宁愿麻痹,善待赖以生存的士兵却能够舍弃百姓。

我还记得这篇文里温侯的几个高光/重要时刻,包括但不限于:在悬鱼家偶遇董卓的孙女时,嘱咐她们好好藏起来;因为逃命时带小妾不带夫人,夫人死亡后小舅子报仇结果害死女儿后,吕布一夜白头;“统一”后为了回到家乡去打匈奴,在匈奴营里毅然救了蔡文姬,最后如战神一般打败对手……读这篇文甚至番外的时候,我都特别担心吕布的结局,总怕吕布会突然被写死,死得不明不白、没有价值。当然,没有人能够永生,我认为吕布在书里活出了自己的人生。作者的确很会写,写出了年轻时武力强大但名声很差,私底下苦于妻妾斗争却只会找下人出气应付的吕布,写出了经历丧女,沧桑呆滞的吕布,写出了赋闲一段时间后,无欲无求却为回家重返战场,感慨自己已是老狗的吕布。细节非常之丰富,甚至写到最后一战前吕布年轻时在战场上受伤的牙隐隐作痛,被他视为不祥的征兆——一个人的一生就这样被描摹。

董白是董卓的孙女,也是我此前很少读到的角色。董白部分,她自身的成长和她与大父董卓的关系都很精彩。董白的成长让我想到权游的二丫,当然从她来自一个臭名昭著的家族这一点来说,更像龙妈。初时她甚至不懂和蔼可亲的大父为何会被杀,之后她跟随陆悬鱼,渐渐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培养女兵女吏的领导者,成为谋划血色婚礼、征战西凉的陆白。董白身上的确有很多从她大父身上学到的东西——一个西凉女孩、枭雄之后会有的品质,所以文中有许多人吐槽她简直大逆不道如“董贼”。

而董卓是怎样一个人呢?作者也巧妙地用董白这条线来提供一些信息。从陆悬鱼和百姓的角度看,董卓是一个骄奢霸道的人,从枭雄堕落到一个缺乏健康管理、骑不动马的老人;而从董白的角度,他是一个爱孙女、受下属尊敬的人,是关爱后代,会时时说许多与用兵打仗有关的事的大将军。即便是若干年后,西凉军依然会提起董卓,董白也依然会想起祖父说的,让董家进京去赢得地位的那些话,甚至用那些话去衡量所有西凉军人,还差点栽了跟头。但我们知道了董卓的梦想,他也是想在这个时代带着家族出人头地的一份子,他是不甘愿只做一把剑的武将,但他抵不过自己的欲望,也敌不过世家大族、官僚世袭。

董白的故事像二丫也像龙妈,但我觉得更好的是,她不用在故事的最后去向所有人宣告“我姓董”,也没有成为恶龙,她活出了自己的人生,还改变了一群女性的命运,她也实现了祖父的梦想,只不过不再是通过嫁贵人,而是靠自己撕出一条血路。

除了吕布、董白这样有名有姓被记录流传的人,作者也很会写小民,特别是他们的喜怒哀乐,小心机、小算计,其中不乏一些充满勇气的动人故事。我感受到那个时代不仅有“数风流人物”,还有鲜活的众人。百姓于时代,就像张爱玲说的被囚在屏风上的鸟,但他们不是黑白的背景,哪怕是断头时飞溅的血,也会洒到屏风上,红得刺眼。

作者真的很会设置、分析时代背景下的一些行为,语言也很巧妙,风趣幽默,有很多原创梗。前者,如分析士兵为何烧杀抢掠-因为他们的职业“是随时准备丢掉性命的, 因此养成了在有限的生命里尽量掠夺攫取无限的财富的行动习惯。 ”又如中前期因为女主开外挂的剑“黑刃”被称作“列缺”,后面还出现了拜女主的“浮屠教”,又因为一些神异事件,女主被视作管打雷下雨的雷神,曹操都需要顺民意祭拜的那种。后者,如比喻等级严苛以至于贵人眼里的庶民是“不存在生殖隔离的猴子”,又如道三国百姓之多艰,地下埋骨、土不生草,以至于孩子起名叫“阿草”仍不保险,还如把并州诸人比作狗子,张辽是萨摩耶,魏续是哈士奇,高顺是杜宾,吕布则因为狗言狗语够多,被多人吐槽是条“修成人形的狗”。

发现说了很多但没评价女主,女主的设定应该是不求名不求利的淡泊性格,从她的几个名字——咸鱼、悬鱼、廉、辞玉——中也可见一斑。这样性格的女主当然不乏魅力,但在大女主文里,我觉得更像是一个带读者观察的人,她是窗口本身以至于让你忘记有个人在扛摄像机。当然,女主这样的性格反而比那些不得不牺牲什么的“大野心家”更让我喜欢,虽然过于超人道主义,但本人就好这一口。

总的来说,我也想不出什么缺点,可能有一些相对喜好方面的倾向吧,比如不站蜀汉的读者可以稍考虑下,喜欢看权谋比重多的也可以三思。评分上原本想给9.3(因为我觉得这个数字会让我想起吕布),为了不亏心还是给9.5吧。

再说一句话来推荐阅读。总是有些时刻,一幅画、一本书、一首歌甚至一篇网文,虽然有瑕疵,但它的整体或是最精彩最美好的部分会让我有这样的感觉:如果已经创作了这样的东西,即便马上去死都值得了——这篇文就是这样的存在。

所评书籍:《早安!三国打工人》作者:蒿里茫茫

阅读提示:芭莳圈是出于爱好创办的书评网站,愿为天下爱书人淘遍天下好文!也可以关注公众号“芭莳圈”,每天都有最新推文! 网站运营不易,芭莳圈还请到访的书友们能够动动手指,点点页面的广告,助力网站的持续稳定运营,鼓励小懒坚持下去,谢谢!

原文链接:https://www.basequan.com/83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