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莳圈扫文组 幸有我来山未孤 9.1分推荐)一年五百英镑的收入和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当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刷到这句话时,强烈的好奇心让我翻开并看完了这本小说。

1928年,作者在剑桥大学做了两场面向女性主题为“女性与小说”的演讲。在此基础上,作者撰写《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并于1929年出版。

2025年3月译林出版社再版的这本小说,译者对这篇文不吝赞美之词,称赞这篇文是了解女性主义的入门书,哪怕快时隔百年,这本小说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对当代女性困境仍有启发意义。

小说篇幅不长,这篇文脱胎于演讲稿,它没有小说故事的情节曲折,跌宕起伏。它陈述事实,观点输出密集。它语句优美,行文流畅,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阅读这类文的费力和艰涩感。

这篇文初打开有一种很强烈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即视感,满页的内心思考和独白,自我意识风格明显。作者在写道男性的贪欲和征服欲与生俱来时。有一段表达写的极妙,贪欲和征服欲让他们恐惧并控制女性,征服欲像老鹰一样不停啃食他们的肝脏。他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他们在战争中付出了他们的生命,甚至也付出了他们后代的生命。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是作者的思考过后的结论,作者这篇文有着很强的议论文文体的特点,作者很诚实大胆,她完整的再现她思考女性与小说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当主人公去大学借阅书籍时,误闯入只有男学者和男教授才能踏足的草地,她被学监驱赶出来。主人公开始思考,为什么女性不能踏足那片草地。意象在作者笔下运用得绝妙,言有尽而意无穷。草地代表什么,房间又代表什么。在跟随作者的思考,读者也一同思考问题的答案。

作者在最开篇坦诚她会对此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和读者开诚布公她也有她的局限性和偏见。她就女性和小说进行发问和思考,她去图书馆—世界上知识与真理的存放之处。她去图书馆去寻找她问题的答案。她在浩如烟海的书籍翻阅对女性写作的记载。16世纪前没有任何关于女性写作的记载。17、18世纪,女性写作被当做发了疯病才会做的事。她们被称之为发病的女巫。一位贵族女性有极高的参政热情,为外遇情人到处拉票,依然认为女性无权干涉政治。

19世纪女性匿名写作,她们最开始用男性的名字当做笔名。同样是与已婚人士同居,女作家最后只能隐居在与世隔绝的小修道院,而男作家还能走的更远,用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去写下不朽名著。

在以时间为坐标轴探求答案时,主人公也试着去从那些男性作家,政治家,评论家关于对女性的评价寻找答案。她遇到过极为情绪化贬低女性的观点,她第一反应是用愤怒反击愤怒。之后主人公很快就意识到,一个问题的答案不会从有认知局限性和偏见的人的口中得出。她知人论世,将他们贬低女性的观点与他们的其他作品互为映照,理性的分析厌女背后的逻辑成因。

跟随作者翻遍英国女性写作史的同时,看到英国女权运动的发展。女性从没有婚姻自主权,没有财产权,不能进入一些行业工作,不能作为作家,不能进入证券公司。到女性拥有婚姻自主权,财产继承权,女性能进入到一些有影响力的行业。而与此同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女性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

作者在最后说道,如今拥有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和年收入500英镑,对女性来说不再是很困难的事,女性在写作创造力的天赋不亚于男性,无论是用它表达自我还是赚取改善生活的费用,我们都不该轻易放弃写作这个机会。

所评书籍:《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作者:[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阅读提示:芭莳圈是出于爱好创办的书评网站,愿为天下爱书人淘遍天下好文!
关注公众号“芭莳圈”,及时获取最新最全推文!
网站运营不易,
芭莳圈还请到访的书友们能够动动手指,点点页面的广告,助力网站的持续稳定运营,鼓励小懒坚持下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