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莳圈扫文组 凯旋 9.5分 强推)好久没看到这么让人过瘾的古言啦!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这篇三百多章的文,足以排名耗时最长,原因不是我看的慢,实在是文章太多精彩,情节曲折复杂,一环扣一环,各类人物角色众多,历史人物与架空的角色并行,大段大段的古文,引经据典,行文流畅华丽,叹为观止,需要细细品味才行。

故事架空于门阀纷争的后晋五代,世家作乱,皇权羸弱,然而作者不走寻常路,创造了一个完全另类的亡国公主---吴国郡主陆昭与魏国太子元澈之间的一段相杀相爱的故事。

开篇就充满了悲剧色彩,白石城破,吴国灭,郡主陆昭无奈绝然地接受现实,然而作为赢家的魏国太子元澈依然面对各种威胁陷阱,险些丧命,真假布防图的背后,扑朔迷离,藏着经纶绝艳的阴谋家,是他一心想招揽的人才,直到通过一篇退婚书的字迹,让元澈如愿以偿,发现了真假布防图的始作俑者,可是却深深被她吸引,已经陷入爱情漩涡,欲罢不能,原来她从少年时代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女主陆昭,绝对是我心目中今年古言大女主排名第一!天生的政治家,阴谋家,权谋家,自幼就表现出超出常人的政治敏感,对权力有着无与伦比的掌控。她文武双全,可以驾驭烈马,可以手持凶器短兵相见,相貌清冷,看似柔弱,实则内心坚忍强大,以一人之力,撑起吴国被灭之后的所有政治格局,以玉玺为饵击倒江东武宗豪首的沈家,迅速整合南方士族的力量。最厉害的一笔是联合军界权威太尉吴淼,掌控禁军,出任百官之首中书令,使陆家在权力场上有了截然不同的跃升,挺身走入朝堂,用名望与事功同三公之位抗衡,不必再战战兢兢生活在绣衣御史的包围下,也不必再害怕随时斩落的铡刀与某一日赐下的白绫与鸩酒。 

在长安皇帝被宫变的逆臣挟持时,陆昭建立洛阳行台,类似于临时政治中心,以维护太子的正统地位;然后又杀死魏帝,辅助太子正式即位,之后被迫离开长安,又以皇后的身份再次回到洛阳建立行台,成立自己的一套政治系统以推动新政,这其中她联合西陇世家,联合北镇,又整理各大世家的实力,拉拢自己的队伍,铲除异己。

在镇压凉王反叛的过程当中,她起到了主要谋划作用,制造舆论,扩大吴国老牌世家的势力,后又与皇族宗室掌握的北镇联合,促使保太后宫变,引诱崔谅宫变,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一系列的政治阴谋背后都有她的巨大推手。一环套一环,对付一个世家接一个世家,或拉拢或摧毁,把整个西陇世家罩在陆氏的羽翼下,变成皇族也无法轻视却又无可奈何的军权政权两手抓的权臣。

在整个过程中,无一不显露出陆昭超凡的政治手段,还有她无比坚韧的内心,非常敏感的政治嗅觉,以及无所不用的强大手腕。起初,她是从世家的角度,争夺兵权、政治资源和决策权,从东吴世家的角度去对抗魏国,对抗皇权,但是在更多关键的时刻,也体现了她为民生国计着想,不仅仅是为了世家谋权利,或者是为陈氏一个世家群体谋利;早期她有不得已牺牲百姓而谋求政治平衡的时候,但后期政治势力扩大之后,她更多是从百姓、国家大义上考虑,也包括她对元澈的感情回应。

陆昭有三条感情线,除了太子元澈,还有年少出质吴国的皇子元洸,以及几乎察觉不到陈留王氏的王叡。这几段感情各有千秋。

元洸,少年时起在吴国做质子,貌似与陆昭青梅竹马,可是又经历了互相猜疑,互相背叛。重华殿大火之后,两人彻底决裂,但是元洸却一直对陆昭念念不忘,变成了一个执念,尽管屡屡被陆昭算计也放不下她,最后他也因陆昭而死,宫变后宁可不做皇帝,就是想回到她身边,这段感情有些畸形,很迷离。

少时两人感情尚好,元洸却借陆昭的信任偷窃了军事重地的布防图,虽然最后陆昭引重华殿起火,导致元洸手下人暗探几乎悉数身亡,但布防图终究还是被带了出去,陆昭竭尽全力改变布防,来挽回因自己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甚至不得不重制布防图以混淆敌方,但是布防图所泄露的信息还是对战局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为此,陆昭一直记恨在心耿耿于怀,对感情再不肯轻易交付真心。

元洸对陆昭,深情但是变态,每次都如蛇吐信,貌似在一旁静静欣赏,却看得人毛骨悚然:看她附着于宝相上的光影,看她隐藏在眉睫下的杀机。他屡屡面对陆昭被激怒克制不住伤害对方,趁她睡熟却会深情偷吻。他的眼中,陆昭便如同一尊完美无瑕的古瓷, 并非任何人可以鉴赏,不容任何人染指,而陆昭与元澈之间的任何亲昵更是他无法容忍的。他会平静却带着一丝歇斯底里地追问元澈与陆昭之间的诸多旖旎,面上依旧微笑,仿佛带着无尽缥缈的爱意,目光中却是永不枯竭的杀机。

最不可思议的就是一直跟陆昭对立的陈留王氏之族长长子王叡居然暗恋陆昭,这段感情写的非常隐晦,两人的几次交锋都在对立面上,一直在斗智斗勇,针锋相对,完全看不出王叡对陆昭的感情,最多有点英雄相惜奈何对立的感觉,直到最后王叡策划的宫变失败,坠崖之前才表露心迹,只能来世再爱,但是还是有点突兀。

太子对陆昭的感情是主线,最为强烈,描述最多,从少时初见的针锋相对,落水后被陆昭救起,这小女子就在太子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身影。文中多次渲染太子对陆昭的拳拳心意和感情,可谓路人皆知。
  
太子元澈英勇神武,心思缜密,被世家忌惮为“蛰伏猛兽”,对下属赏罚分明,可是一碰上陆昭,就变成了“恋爱脑”:听人汇报陆昭与身边女仆谈论《晋书》,他称赞这才是“江东世家的家学”;有人质疑陆昭的能力,他拿出前朝女子也掌权的例子反驳;而面对近臣的谏言陆昭有妖后的嫌疑,他则直言“她比贾南风漂亮”;百官朝仪时,他的关注点是“她今日化了妆,很漂亮”,香风袭来,他凝神屏息,连大气也不敢喘;心疼陆昭守灵没得吃,耍了花招哄她吃点心,看她吃东西也“赏心悦目”,越看越好看;看她手执长刀的姿态,当真如晴雪生光,芒角生寒,也感叹“实在是漂亮”;陆昭辩论赢了,看着她年轻好胜的意气,太子比自己赢了还开心;出征前不想让陆昭把她忘记,在她耳边低语,“不要忘记我” ,“昭昭,等我回来”。

本文的一大特点就是人物众多且真实,夹杂着汉朝,三国,后晋时期的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各种人设与背景完美结合,仿佛不是架空,放佛这些人物真实存在,栩栩如生,作者文笔流畅,古文功底深厚,各种经书典故运用自如,让我一度怀疑作者是从南北朝穿越过来的!可以看出作者是参透了晋汉历史,才可以在历史人物和书中的角色之间切换自如,各种类比引申,如数家珍。看这书的感觉,完全被作者带入了当时的历史,彷佛书中的人物在历史上真实的存在,彷佛战场上的撕杀重现眼前。

陆昭这一人物,尽管有后宫乱政的妖后贾南风的影子,但是我以为她远非那些弄权后宫的女子能比的,陆昭,根本不屑于后宫女子那些阴谋伎俩,她完全是把自己置为权臣,全部是阳谋,或是运筹帷幄,联合世家,引领政治方向,或是在朝堂之上谋权,与方镇的豪强联合,大杀四方;或是力挽狂澜,掌控舆论,将已经崩析成碎片的世祚衣冠弥合粘连在一起,从而保住自魏晋以来的门阀执政的法统正义。她可以狡诈,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在捐粮中引诱王济中圈套,以狐狸分饼的典故讽刺王家。她也可以在公开场合清谈,引经据典,与阴平侯过招,引用诗经汉书,与寒门辩论。她更是能手持利刃,当堂为弟报仇,敢行大逆不道,亲手解决魏帝的性命,为自己的父母双亲报仇。

陆昭的魅力不是来自强大的武力值,而是来自无与伦比的政治头脑,“如同权力场上的好猎手,精确地计算每一次出剑的角度,每一寸肌理都不会有多余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正如文中元洸一语中的:“陆昭的美从来不在于外表。你只需把她放在刀锋丛、地狱境,细细观赏,便可感受到一种无法逼视,噤若寒蝉之美。这种美仅来自于力量。”

陆昭的身份随着她的政治生涯,水涨船高,从最初进入政治舞台的女侍书,宫变后掌握禁军大权,到统领洛阳行台政治事务的中书,到建立行台的皇后,到与皇帝并肩执政,到最后称帝。她自身的政治理念也慢慢成熟:“我们用尽毕生获得权力,不过是为把权力关进樊笼。”

太子元澈,原型极有可能是北魏文帝拓跋宏,其人善书法,前期两个人因为书法笔记的交流中引出了很多名场面,非常精彩有趣,包括布防图,读书笔记,元澈根据字迹判断对手,暗自欣赏,发誓招揽这个人才,还有《索虏传》的注释,熟悉的笔迹,见字如面,首尾呼应,对剧情起了非常巧妙的促进作用。

元澈对陆昭可谓是一往情深,从最初的意动生情,被她的个人魅力所吸引,到疯狂地想拥有她,之后更是被她的强大力量所信服,想与她并肩战斗,与她相守终生,他一生都希望解开她身上的枷锁,而她则要走向囚笼,并且终生披此枷锁--陆昭的选择则是政治权力和国家。

“那些配得上自己野心的人,在理想达成时,获得的都不是快乐。”

“此身为国,便无以为家,意深者从来言简,权重者必然情浅。”

最最深情的场面,太子元澈雪中告白,直抒衷情:

“我想要你在我身边,不仅仅是今日,往后每一个春夏秋冬,每一个日夜,我都想在我们的家里看到你。我爱你。我知道同样的话你很难说出口,无论你怎么想的,都没有关系。”

然而,世家与皇权的争夺永远不可调协,使得她和太子元澈之间从一开始就注定在对立面,孪生兄弟陆衍死于魏国的征伐,后来又掺杂了亲生父母被魏帝杀害的这样一个血海深仇,致使两人的情感爱恨与利益争夺纠缠不清,更加扑朔迷离。

“陆昭望着元澈的眸子,如同清冷的刀刃合辙般嵌入了彼此的伤口。那些回忆颇合时宜地涌入脑海——重华殿的业火,她对他的恐惧,他对她的背叛,一如今日一样,两相印照。难以交付的信任,不堪交付的真心,在刀光中彼此舔舐,彼此侵蚀,若能对此中痛苦视而不见,倒不失为一种可以消磨终生的乐趣。”

元澈与陆昭之间的携手与对立、挑衅与忍让,征服与被征服的鏖战,权欲与情欲的纠缠,一切起因,正是爱之本身;如果没有爱,他们早就一刀两断,兵戎相见。但尽管他们都包含着无尽的爱意,在危险的权力领域里,攻击仍是一种本能。

“抗衡使他们在一瞬间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亲密而焦躁,同时又享受着一种秘而不宣的快乐。这种快乐好像蛰伏在大船阴影下的海水,奔涌汇聚,在风暴的引诱下,或浪击于云海,或陷入黑暗的旋涡。”

所有的一切,是亲密无间的相抵,亦是痛不欲生的相抗。

皇权的本质就是排除异己,吸血天下的权力何其自私,终日被觊觎,永远被窥伺,小心谨慎,且敌视一切力量,更别说脆弱的信任,一次次试探交锋之后两人终于摊牌:

“问题终于至最虚处,如同鱼皮上那层菱形的网格,剥落鳞片的同时,仍需呈现干净规整的脉络,不可伤及脆弱的肤理。。。他宁愿让她感受到皇权镣铐下最直接的冰冷,也不想彻底披露整个事件的本质不过是权欲对彼此信任拷打的事实。”

她不得不向他隐瞒,他不得不对她施加控制,她则挑衅他,挑衅一切要压制她的力量。无论是元澈给她亲手披上年少时穿过的氅衣,还是精心仿造的初见时乘坐的大船,弹指而过的时光灼伤了彼此的心,却再也无法维持当初的温情。数载时光相伴,经历种种风云变幻,尽管她不得不承认曾经也是全心全意交付的,但即使彼此感受着对方的心跳和体温的同时,也难以避免互相触碰着内心深处不可告人的渴望。

最后元澈亲自赋予了陆昭以皇后的“名义”:“不是将你拴在我身边,白天拿着我赐予你的金册宝印,晚上掀起你华丽的裙摆。而是请你站在我的身边,执起与我一样锋利的剑……”他的指尖轻轻划过陆昭的咽喉,“沐浴一样温度的鲜血……”他吻着她脖颈处起伏的动脉,“获得一样权力。”

文中关于各人对亲情与权势的不同选择,也刻画得入木三分:叛臣薛琬,把女儿嫁给老皇帝,推入火坑,谋逆失败,被两儿子毒死,豚犬之才薛乘、薛益兄弟,竟能害死亲生父亲,以求家族存续,混蛋是够混蛋,狠戾也是真狠戾。反观另外一个父亲陆振,为保儿女后代的声名,不惜被魏帝以酷刑杀死,明知是陷阱也安然受死,还不忘死前对女儿的拳拳回护和劝慰。

作者历史底蕴深厚,描写丧嫁礼仪,衣饰穿着,咬文嚼字,都十分精准考究,点茶抚琴,各种小物件,描写生动细腻,真正感觉到古代南北朝的历史氛围,仿佛读史书,展开一幅幅宏伟的历史画卷。

特别是各种食物的描写,烘托出了太子元澈对陆昭的爱护和小心思。陆昭身为罪臣之女的时候,元澈就两次赐饭:笋蒸太湖白鱼,玫瑰鹅油烫面蒸饼,鸡汤馄饨,黄糕麋,藕粉羹,还能顾及到女孩子家都爱吃甜食。

“她吃东西的样子实在是可怜可爱,她喝茶的样子也端庄娴雅,他总想再看一遍,一遍就好,因此不知不觉给了她好几样吃食。”

还有个细节是被强行征用的壮丁佃户,看到地上有几片断裂的皮革,连忙捡起揣入怀中,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平民的摧残,战乱中人命如草芥,难求片甲护体。

文中所描述的几个女性形象,各有千秋,跳出了以往古言的套路,让人耳目一新:世家女彭耽书与陆昭探讨法律的真谛,拒绝为家族利益嫁人而全身投入新法的创造;才女庞满儿一心向学,以清谈立足政坛,后自请认义妹,出嫁北镇,以分担陆昭掌权的后顾之忧;薛昭容,为家族牺牲而被迫嫁给差了一辈的垂垂老皇帝,强颜欢笑,屡次被利用,最后已死相抗争;凉王妃王韶蕴,被家族安排嫁给凉王,与凉王情深,凉王反叛兵败时却被自己父亲逼合离,她宁可自杀也不想回到家族的囚牢。

“政治与犯罪的区别,士族女子的政治婚姻:一个人单枪匹马去杀掉一个人,是犯罪。一个人带领一支军队去攻城略地,是政治。一个女子被迫嫁给一个男子,是悲剧。一个女子被迫带着她的家世与背景以及鲜活的躯体,嫁给另一个带着家世与背景的男子,是政治。”

人物的塑造各有千秋,不拘一格。其中印象深刻的是魏帝,作为门阀们的傀儡皇帝 ,被门阀世族不动声色地沉重压迫,只能示弱自保,隐藏在那扇木门背后,偷窥朝臣们的机锋言辞。那扇门后的绣墩坐着比御座还安稳,他永远是神秘的,反而那扇门后面的群臣们会如履薄冰。魏帝一直把帝王的野心隐藏在虚弱傀儡的假象之后,推动世家们自相残杀;更狠的是,魏帝为了扳倒汉中王济父子,不惜以自身为饵,诱其宫变,行废立之事。

魏帝虽是傀儡上位,但深知自己性命如风絮飘摇,对待诸子可谓亲厚。太子掌权,魏帝对于太子虽忌惮,却也因当年对其呕心沥血的培养,变得隐忍而克制。他担着削藩的风险,背着夺子之妻的骂名,只要保住他的储君,在世家迫害中硕果仅存的兵权执掌人。

魏帝还是搞政治平衡的老手,忌惮陆家权势一家独大,强封太子乳母,与陆昭抗衡,导致国家的荣誉与封赏的架构全部崩塌,皇权的权威跌到谷底;而陆昭则见招拆招,借势掀起“清议”这一场意识形态之战,以舆论借寒门之口,打造了属于自己的高效权力架构。

还有两任绣衣御史,都是太监,韩任与汪晟,人生际遇经历不同,追求不同,下场却都是死,一个是为救皇裔而死,而另一个则是被薛妃杀死。韩任与薛妃之间的情感纠缠貌似糜乱不堪,其实背后有着不可言说的伤痛,和无法示人的真情。

皇子元洸,容貌绝世,眉眼如兰饮泉,顾盼生辉,如莹似玉,骄矜任性,他与保太后之间互相利用,斗智斗法,上演了一出出宫廷轧斗的戏码;他与陆昭之间的相杀相爱,明面的虚情假意,暗里的针锋相对,还有兄弟俩对陆昭当堂扯谎的同步反应,“装的”,都非常有戏剧感。

王谧王子静,为了顺应潮流,不得已服散高讴,假装名士,被陆家兄妹一起设计利用,杀了前来求援的凉王谋士,文章中被称“实则一憨人”,让人想到三国时著名的憨人谋士鲁子敬。

凉王元祐,堪称枭雄,素有不羁之名,少时是个轻薄浪子,直到取了王韶蕴为妻,才一改往日乖张之性,他与王妃王韶蕴因政治婚姻结合,却也情深意笃,最后的结局让人感慨。

本文的权谋描写颇有古早经典权谋言情文的风格,非常精彩,最为厉害的是刻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女主形象,陆昭,可谓是今年古言当中最为精彩绝伦的大女主,与楚乔、姜姬匹敌,堪称再创经典:貌似敛然温和,实则利如宝剑。

“收,则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放,则积尸川没岸,流血野无尘。”

她借羌人之手除了绣衣署安插在自己身边的暗探,让太子和绣衣署都失去线索,又让魏帝猜疑绣衣署与太子,一石数鸟,巧妙设计,陆昭心计超强,演技更是堪比好莱坞啊。

在作者的笔下,陆昭这样一个大女主,无论在智商、言论、谋略都各方面都堪称一绝,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大女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古代女强人的一个形象,而且她没有缺点,几乎是完美的,她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对太子元澈的一些真情。

她对元澈的感情非常矛盾,更多的是元澈一方面疯狂的热恋,而陆昭则更多的守势,冷静的考虑如何在魏帝和太子的压制下保存陆家的实力,争取吴国世家的政治地位,所以她对太子的感情回应,很多时候是被动,可以称之为利用,或多或少掺杂着一些利益。

陆昭对元澈的感情最深刻的表露就是他遇刺后,皇后陆昭力排众议,放弃独立称帝的大好机会,而来到元澈身边,成为皇权的最有力的支持。她到来的如此合乎时宜,他承应的如此安顺自然,诚然是因为他们有情,但更是因为一种对政治目标的通透共识。是情还是势,浓烈的感情携着赤裸裸的政治交易,两人皆心知肚明,却也不得不接受。后期两人纠缠简直黑暗又迷乱,带着阴暗的色欲,彼此深爱又彼此痛恨,一幕幕令人窒息的激情戏,让人联想翩翩。

“疾风骤雨初歇,榻上蜷缩着疲倦的两人。元澈闭上眼睛,轻轻环抱着陆昭。此时他忽然能感受到书信里所说。那个孤伶伶立在寒风萧树下的身体,修长且纤薄,腰肢细伶伶的,手与腕轻倩地拢住单衣。秋风吹尽,疏淡了她的五官,萧索了她的杀机。她并不弱小,亦无需呵护,她只是强大到离群索居,且并不寂寞。寂寞的只单单是他。”

“他们成为了彼此身上那件内里带刺的软甲,保护持有者的同时,那些钩刺也深深扎进血肉,无法摘下,无力摘下。这种不朽的共生,甚至逾越了血缘,逾越了真情。这是没有血缘的血缘,没有真情的真情。”

从陆昭的从政轨迹以及她的手段、策略谋划来看,后期陆昭称帝是名至实归。而她之所以没有早早地称帝,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当时的皇帝元澈还是有着感情的,她所维护皇权,一开始是元澈的皇权,到最后则是自己的皇权,可以说是大女主的完美蜕变。

陆昭,八岁时就展露政治天才,懂得克制冷静。吴国战败后,她以一己之力,打破死局,借北方门阀之手,搅乱时局,将南人推上台前,以魁首之要,使陆家平稳着陆,甚至还能利用前朝玉玺,千里遥控长安局势。皇权踩在世族的肩头再度崛起,而陆家踩在了东宫的肩头再度崛起。后期陆昭被逼辞官,辞去中书之职位以平寒门之愤,以退为进:即使是太子妃的名分,皇家的礼教,也无法将她禁锢在身边甘心陪伴。

关于爱情,太子元澈和陆昭有着完全不同的诠释,两人谈到“爱”的反应也截然不同:

他勇于坦诚提问:“昭昭,你爱我吗?” 而陆昭却无法马上给与肯定的回答,只好狡猾地反问过去“那……你爱我吗?” 不料她的话音刚落,元澈便答:“爱。”声音温柔而笃定。

元澈是在认真等一个答案的,陆昭的爱却充满了政治算计,利益划分。   

天下大乱,世族最好的时代,元澈对陆氏以及世家的一种打压,是皇权世界的天理,有大义的光环加持;而陆昭致力于门阀政治,则是将权力的最大私有化,注定是极尽理性的选择,同时还要在表面涂满人情的色彩。两人关于世族与皇权的争论一旦开始,就无法收场,没有谁对谁错,只有不死不休,两人都深深明白彼此一旦撕破脸皮走向对立面,就是绝路,所以明知有毒还是要抓住眼前抵死缠绵:

“陆昭轻轻地抚了抚元澈的额头。她知道自己无法真的给他答案,或者说,无法给他一个令他满意的答案。感受到了对方甚少表现出的温柔,元澈反身抱紧了她,吻似繁星跌落,化为火海。心魂的震慑尚未平息,情感上的贪恋亦无永尽,这样的缠斗,何其残忍,又何其沉沦。”

太子更多为她的才情所折服,她连佛法都精通,足以为他解惑。她是有着江南世家百年底蕴的士族才女,他只是刚刚皈依文明的北地少数民族勉强维持微弱皇权的太子。陆昭熟读《庄子》,《荀子》,张口即来,面对魏帝暗藏杀机的考校,陆昭不置一言,以一面镜子来诠释“至人之用心若镜”。

“她家世煊赫,具瞻台衡,智与慧皆在上乘,是以她具有左右世道的能力,无论执何念,都会被权力无限放大。她表相的动与静、无漏与有漏、七情、六欲背后往往隐藏着繁复的考量与目的。极尽冷漠的内心,在举手投足谈笑风生之间,便可杀人如麻。而对于神明,她也不会有太多的敬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心中没有善,没有慈悲。他要逼出那一味慈悲,即便连同欲望与霸道都催生出来,他也一定要这么做。”

作者笔下塑造的各种人物,非常客观现实没有刻意地政治倾向,比如描写寒门与高门的差距。一是资源:世家对于书籍的获得较为容易,教授义理乃是寻常,各家绝学则是对书的注解。能从文字表面读到的大多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书上没写的方才是各家立世的资本。政治这东西,既靠言传身教,亦靠天分,世家之间可相互提携,寒门则苦于无门可入。

二是面对物欲,经不起诱惑:因为穷过,苦过,当巨大的利益摆在面前时,若无过硬的心智,往往也就经不住诱惑。寒门比高门更容易为钱财所惑,不是因为寒门本性卑劣而高门志趣高洁,而是因为这些东西确实曾经为他们的生活所迫,那些欲望早已深深地在埋骨子里,并在时人向慕富贵,趋炎附势的眼神中,愈发的镂骨铭心。魏钰庭收贿赂的那一幕,生动地刻画了人性贪婪的本性:“俗靡的欲望被身体忆起, 与虚无缥缈的满足感杂糅着,他没有抬手伸向那支笔,那支笔自己扑向他。”真应了那句话,是笔先动的手对不对。。。

苏瀛原本寒门,但早早手握兵权,位居荆州之要害,其利益追求更趋向于世族豪门;书生意气如卢霑,想要坚持国法王宪,就必须先受冲撞太子之责,鞭笞三十;醒悟快的如魏钰庭,贪了之后马上老实交代给皇家以求保命;反应慢的如熊应裘只好以死相换一个美名,才让他的后代可以在这个令寒门庶族窒息的世道存活下去。

陆昭作为领袖的担当与勇敢,在一次次与高门针锋相对的较量时,永远亲自与对方的头面人物掰腕。她对于忠于自己的人,永远都尽力回护, 不会让他们感到一丝失望。各路势力对于陆昭的褒贬不一:凉王、崔谅、王济、王叡…当世英雄尽死其手;高僧道弘曾断言陆昭为中书,祸及万民,宁可废自己功德而救众生于涅槃;世代将门的英豪吴玥,则感恩陆昭知遇之恩,君臣之义,惺惺相惜。

其中吴玥也是一个对陆昭很特别的存在,两人自相识以来就有的生死默契,让人感叹陆昭的领袖魅力:

“她心里最重要的,永远不是自己是否能在洛阳那场政变中活下去。她考虑如何让人臣变为忠臣,如何让廉价的誓言还成华夏千年的信誉,如何让门阀世族们的醉生梦死、利益为上,变成世道脊梁的鞠躬尽瘁、死为家国。连根拔起的伟力,从来简单。树国以正的体面,才是万难。”

吴玥与陆昭在皇帝的监视下交流也是一个名场面,堪称古代谍战的最高境界:

两人都是天赋秉异,口中辩经论佛,涉及诸多人物故事,又列举书名目录,下笔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内容,言语中的机锋似真是假,笔下已经交流好下一步的打算,需要保护的名单,皇后的政治谋划更是在无言的三句问话中了然。

文中还刻画了众多世家女子形象,各种前车之鉴,让人感叹不已:

艳丽美人如崔映之,飒爽女杰如王韶蕴,都被迫承受着世家一次又一次的滥用,最后被抛弃,最终不惜以死相抵,只能选择与家族的诀别,才能逃出家族的掌控。王韶蕴的分肖髻与鸩酒杯历历在目,崔映之的桃花簪与生死语如在眼前。皇后陆妍为家族牺牲,在魏宫浸润数载,位高而情薄,最终死于宫乱。北魏皇室杀母留子的畸形立储方式,塑造了保太后和杜太后两个弄权后宫的女人。

同样是世族女子的陆昭,如此聪慧,深谙其道,她永远能站在大势的潮头,手持利益的天平,寻找最准确的分割点。让元澈即便心有不甘,也没有任何立场去责怪她,求而不得的感情积累成为杀戮与嫉妒。

“他愤恨,且嫉妒。他嫉妒她的兄长,因为当她恐惧与脆弱时,他能将她护在身后。他嫉妒那匹紫骝马,因为它可与她朝夕相伴,亲密无间。他甚至嫉妒那个拴马的石柱,因为她曾信任地把后背交给它,完全信赖,毫无理由。”

对于冷静到近乎薄情的陆昭来说,她与元澈的某种维系就像刚上船时,船体那不规则的摇晃一样,既难确定,也不安稳。这是政治人物本身的特质。做一个君王无可挑剔的妻子,还是做一个独揽强权的藩臣,都会使这艘船倾覆。将感情与政治混为一谈,并让两者相互博弈权衡,是极度危险且不负责任的做法。

陆昭主张 “弱即是错”,她的眉眼如水亦如刀,双唇薄薄,好似忍耐, 亦有不悯之态;目光中则是窥尽残忍真相后绝望至极的悲哀:“总会有一些不会改变,殿下与我的立场不会改变,人对权力的依靠与追寻亦不会改变。”

陆昭拒绝一切亲密接触,她不要侍女给她梳头,不要亲近任何人,甚至拒绝对马的依恋,所以太子看破了她的脆弱,给了她认定彼此的拥抱,这一段是陆昭最终决定接受太子的开始:

 “随意披在肩上的紫莳色氅衣,在双臂的逐渐收力中生出细密的褶皱,在女子淡朗五官的衬托下,生生开出清冶的重瓣。目光交织,双臂交缠,造就的却非缱绻,而是激烈的对抗。释放着盈盈春意的深邃双眼,与冰寒雪暗的凤目厮杀。扣在腰间曾经握剑的手,与扣在前的玉绡纤指,上演着微缕悬千钧。”

陆昭的家学深厚也意味着她从小就循规蹈矩,一言一行,都按部就班,所以才能做到让元澈嫉妒她吃点心而片叶不沾。世人称其清冷孤绝的姿态,亦叹其狠戾果决的手段。然而一个女人走到这一步,即便有着天赋加持,亦需要经历怎样的痛苦,需要目视怎样的黑暗,需要怎样的熔炉锻造,需要怎样的刀剑磨砺。她的任何事情都被安排得妥善无虞,她没有自己的喜好,没有自己的声音,桎梏与樊笼,她早已习惯。

太子的出现和发自内心的呵护,让她有了自我,“只是当太子握住她手腕的那一刻,她仿佛觉得她也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也可以有自己的立场。”

纳降礼上,太子与她牵手,同席,一起看烟花;陆昭为太子的氅衣熏香、归还贻糖盒;太子小心翼翼地收藏陆昭的所有手书,两人之间的一幕幕互动特别动人,真的很甜。。。。

最先窥探出太子对陆昭的情意竟然是江南老狐狸,顾老授书赠琴的意义深重,几乎等同于联姻,正中太子下怀。

文中前期描写太子的一步步心动真是太好看啦。太子见陆昭给幼弟抿发,不由得看得怔忡,联想到宫中前事,梦见母亲幼妹;看见阳光下的陆昭,薄纱漫金,雪色肌肤的轮廓,仿佛勾了一道蜜一般,就想起蜜浮酥柰花的甜食。。。在陆昭面前,太子好似三岁稚童:写祭文,比字体,得到夸赞而神采飞扬的太子,“孤到底比你多用了几缸墨汁。”总觉得她若无缘无故主动找上自己,一定是有所图谋,见陆昭轻松应了什么的事情,反倒觉得更加可疑。而太子即便被利用,却也忍不住为她皓腕之下翻覆云雨的手段击节赞叹。也不让她白白占了便宜,既然她踩在了他的身上,便要乖乖落入他的怀抱。两人的一次次交锋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各有输赢!

两人第一次合作也是别开生面,居然是一起书写诔文,两篇皆以陆昭字体书成,又加盖太子宝印,意味着身为北人的太子对南方世族的联合与肯定。

对陆昭,太子是毫无免疫能力:她吃东西好看,喝茶好看,哭起来也好看,“哀而不伤,其泪眼莹莹,眉宇间却无蹙蹙凄凄之色”,让元澈觉得百年后能得美人如此侍奉棺旁,纵是死也值了。

第一次牵手,第一次平视,堂堂太子关心一个贻糖盒子,嫌弃陆家幼弟挤在两人中间,看太子抢糖吃。。。真是甜的要化了。

元澈一心系陆昭,他不惜以身试险,阵前一槊斩杀周鸣峰,就是恼其口无遮掩,诽谤陆昭;他不惧天险,恶劣天气,亲自去陇上营救陆昭;当陆昭深陷敌营命悬一线,他不禁自己去探视自己内心的底线,几乎动摇了他从小接受的君王道义思想:他愿意让出不管是凉州还是关陇的利益,只求能保她不死;他甚至愿意赌上储君的未来,出面向父皇请求终生囚禁凉王于禁中。宁可放陆家军南归,也不愿放她,是私心,是不舍,是真想要把她留在身边,得知她居然没走,

“年轻太子的心仿佛沉了一下,此时他终于知道,这颗心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了。”

陆昭不爱红妆爱河山,心中有万千沟壑,太子为她如痴如醉,雨中送别,赠血玉臂镯,这段写的最好看了,两人终于心意相许。看太子殿下纵马肆意,蹄下生风,携一副深情柔肠而来:

“他眉眼深邃,曾见白雁西风,紫塞黄沙。如今它亦多了几分炽烈,越过烽烟乱聚,跨过白骨堆积,便在刚刚那一瞬,仿佛忽而来到了光明绚丽的人间。”

文中写景喻情,衬托剧情,各种景色,远山落日,都写的尽善尽美,两人交锋时,又写梅花,春天即至,梅树发芽,寓意两人关系转甜。

“元澈望着陆昭,她静静的站在那里,彷如立在雨幕中的婷婷玉树,她生长于陆庭,亦为他照亮了雨夜。他已分不清她的琼瑶之报,她的玉楮之意,即便她曾全盘谋划,策局其中,即便她的私心依旧是家族利益。但当他被猛虎断臂,满地血腥的时候,她没有扑上来兴起腥风血浪。这或许是元澈在这个虚与委蛇的世道,看到的最后的真诚。”

陆昭,用皇后姑母的生殉来祭奠胞弟陆衍之死,伪造兄长与魏帝通信,又仿太子笔迹与兄长通信,以《北门赋》在魏帝和太子之间挑起嫌疑,裁纸为盾,提笔为刃。这样一个狠烈毒辣的女子,在作者的笔下,描写她特殊的成长过程和离奇经历又非常引人共鸣,让人不禁和太子元澈一样对她充满怜惜,恨不起来。  

因被元洸的欺骗,让陆昭对感情一直心有余悸,即使是当她处于弱势中,面对太子的示好也是逃避居多,视而不见;太子屡次表示出的炽热感情,她没有虚与委蛇,没有接机利用太子的感情上位,而是退而求其次,私下里培植自己的势力;直到她看到太子的真心,完全为太子的诚意打动,对感情的回应也是维持在理智之间,文中很多隐晦的描写陆昭在太子眼中的吸引与欲念,她稍微施展魅力太子就毫无招架之力。。。

他笑着捧着她的脸,望着她耳边缀的珊瑚珰炽热而幽艳地晃着,似要烧到心口中。他不由得将双唇凑近,喃喃求问:“为何世间唯独我的昭昭俯仰山川,心存万壑?”

“若是人人如我,世间又何必有我。” 被双唇烧灼了一下,陆昭眉眼间那片冰川之意似在不经意间融化,将常年隐藏颇好的狂妄与嚣张流露出了一滴许。而这一滴,足以浸润两人最后的空隙。

文中关于情爱与权力的诠释偏向于悲观,更贴近于现实,没有美化神化两人的爱情,而是赤裸裸地指出爱情在权力面前的弱不可击。虽然元澈在争战中会流露出担心陆昭的安危的考量,但是他也不会为红颜而牺牲整个军队将士,更多的是从战场全局来排兵布阵;虽然陆昭在夺权谋划的过程中会考虑对元澈皇储身份的影响,但是她也没有因为他的存在而心慈手软,甚至一度有易储的考量。

“情爱的欲望一旦满足 ,便会渴望厮守。爱侣一旦得到今朝的美好,便会追求万年千古的许诺。这些,在权力场上,并不合适。她宁愿孤身一人自己守住这场权谋最卑劣的底线,也不愿将生死荣华寄往于他人最宝贵的真心。不要以身试法,脆弱的东西高高摆起就好。”

在政治角逐中,陆家最终选择了皇帝,但陆昭选择了太子殿下。她一个轻轻的“好”字承诺,她抬眸而视,落在元澈眼中却诠释为情谊,让他更加向往。

“他凝视她的面庞,夕阳之下,她每一寸肌肤似被和光缠裹,眼潭亦显得清澈而空净。繁华艳丽不配于她,娇美窈窕与她相比不过尘泥之资。他要如何做,才能夺得她目中的盼睐之辉,他要如何做,才能让她的心与自己的心有着相同的温度。”

陆昭从不掩饰对权力的向往:唯名与器不可假人。哪怕风雪涛天,她自当仁不让。陆昭从不让别人给梳发,能给自己梳那么复杂的发式,堪称绝顶聪明,若脑海中无全局,即便有双巧手,也难以为之。这个慧若舍利弗,知欺辩才天的郡主,看似多么的轻而易举,而背后也是日积月累的功夫,如练字,她为精益求精,日日悬腕在墙上练字,一练便是十多年,方有如今的成就。

陆昭对男女之别深恶痛绝,与沈老头呛声清谈,男女乾坤之别;旁人觉得她精于算计谋略,长于诡道,但若女子可与男子享有同样的权势与地位,又何苦不用阳谋大道呢。

基于两人之间这样的天生矛盾,作者在描写两人的热恋纠缠尽管情深意笃,看得人血脉喷张,但字里行间更多地透着疯狂与绝望:

皋兰山下,佛门圣地,元澈吻着陆昭的额发:“昭昭……我心悦你,你可知否。”

“相对坐立的凝视不足以分明攻守,玉体横陈的俯瞰才足以声明他对她的占有。冰冷的体温与炽热的手掌挤压着,清泠的目光与灼烧的欲念撕咬着。倒悬的灯烟,是已被两人弃绝的救命稻草。唯有沿着发间滴下的汗水,慢慢在沟壑中汇聚,化成一汪清流,可渡此劫。

牢笼捕获了深藏雪山的狐狸,元澈的双手自是最好的捕兽夹,而目光则化作刀锋,意欲撕开这层狡猾的外皮。自眉心至下,他肆意地窥视,一寸又一寸,滚烫地匝着人。然而目之所见,尽是冷艳千色,尽是欲念万象,以及她与他无可逃逸的肌肤之触和神思摇荡。”

每一次亲吻与情爱都写得美轮美奂,但是柔情中渗透了冰冷,热情中掺杂着争斗:

“原本似触非触的试探,在施爱者魂胆揭竿而起的一刹那,化为极致的侵夺。她的唇绵密如雪,凛冽如冰,自浮于其上,而他只能向下堕落。”

“理智凌乎欲念,神智定其肉身,尽管陆昭努力尝试控制着身体的一肌一寸,漫无目的地后仰与无从躲闪,最终化为身体的僵直。麻木与灼烧几乎将要漫过脖颈,她若呼吸,便将窒息,她若予求,便如索求。炽热的气息未曾想过饶她一遭,掠过舌尖的温软后,再度向脖颈袭来。她目光上方的穹顶已非昔时,他的发梢如流火般倾泻而下,划过她每一寸肌理。”

作者的叙事逻辑非常强大,朝堂之上和战场前线两条线并行,交错,有章有序,不觉得混乱,反而更有助于理解剧情的推动。

前期两人携手对抗凉王的那段最是精彩,陆昭自荐为人质入凉王营地中,太子赠她生母冯润恩留下的血玉镯,希望借生母与凉王王妃的缘分以保陆昭平安;陆昭在凉王后宫与杜太后周旋,只言片语之间不动声色地挑拨瓦解叛军阵营;她以鱼传尺素,他亦溯源穷流,找到了她,巧借他人之手,两人以律诗《阁帖》,互通信息,真可谓是心有灵犀。

“当他望向她的时候,脑海中皆是她所念,当他无法望向她的时候,脑海中皆是她所语。而这一切,注定与她温柔吟诵的诗经,发间缠绕的白檀香气一样,在这一世,永不离弃,伴己终老。”

作者古文功底之深厚让人惊叹,行文如流水,特别是几段原创古文诗赋,让我一度怀疑作者是从汉朝穿越来的:庞满儿咏叹被囚世家子弟的《黄莺歌》,陆昭悼念凉王妃王韶蕴的赋,对仗工整,辞藻华丽到无可挑剔;陆昭的几场清谈,与高僧辩论佛法,出口成章,逻辑严谨,掷地有声,可见对佛法道墨各大家流派都有深度了解。

作者对权谋的描述简直是一针见血,各种语出惊人!

“门阀政治至始至终便如浪潮摧递,顷刻之间便是人间荣谢,无恒久的争锋,亦无恒久的联合,唯有利益才是永恒。”

不管高门寒门,清流卑流,世家宗室,勤王的本质都是冰冷而残酷:不外乎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此谋求事功,分享皇权。
  
人性之恶已然催生,在人群的聚集下,便如过境蝗虫,啃食着目之所及的一切事物。过于容忍而不用杀伐,只会纵容这些人为恶。

得罪拿着刀的混蛋,不过是被杀死。得罪拿着刀的世族,不但要在这个世上被杀死,还要在史书中被千刀万剐。

“皇权是牧者,世家是牧者,山头的土匪也是牧者,作为牧者,你我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但我们对暴力的垄断力却有不同。无序的暴力下,生命的血酬打造的躯骸注定失血过多,苍白无力。有序的暴力下,制度的法酬建筑的高塔却能立足风雨,经久不衰。”

权力的游戏难的不是不讲章法,而是难在讲章法。赢得游戏难,但更难的是体面地赢得游戏。“天下归我”不过是枭雄的慨然一呼,但“天下归我,且要长治久安,太平万年”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文章最后关于“牧羊”与“权力”的争论,不但为百年来被北魏游牧民族压迫的南方汉族世家而呐喊,更是隐喻素来被北方游牧民族鄙夷的普通百姓两脚羊,被逼急了也会奋起反抗;把牧者与羊的关系来上升为为统治者和民众的权力与利益的游戏。“羊可以没有牧者,可牧者不能没有羊群。在牧者与羊群的更迭里,如果牧者不能自上而下的改革,就会被自下而上地推翻。”

显而易见的 bug 是两个典故:一是以《东门行》来显示扬州民风悍勇,但是这首歌是汉朝乐府,里面的东门不是西汉京城长安, 就是东汉京城洛阳,离扬州远着呢;二是皇后赠陆昭裘衣,仿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街卖酒,以望唤醒皇帝念当年旧情,但是凫靥裘乃是红楼梦中贾母赠与薛宝琴的奢侈品,汉朝司马相如何时披过。。。

唯一的遗憾是文章太长,后半部分权谋太多有些重叠累赘,需要很大耐心才能读完。但是总体来说,难得见到这么用心写古言的作者,全文阅读感非常高级,文笔华丽流畅,各种惊心动魄的场面,故事情节大起大落,细节描写深入人心,绝对是近期不可多得的古言精品,值得一读!

所评书籍:《门阀之上》作者:诗槊

阅读提示:芭莳圈是出于爱好创办的书评网站,愿为天下爱书人淘遍天下好文!也可以关注公众号“芭莳圈”,每天都有最新推文! 网站运营不易,芭莳圈还请到访的书友们能够动动手指,点点页面的广告,助力网站的持续稳定运营,鼓励小懒坚持下去,谢谢!

原文链接:https://www.basequan.com/80144.html